厦门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全国第一
来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时间:2024-04-23 10:33

  信用就医将进一步拓展到住院等场景;专项信用报告可替代无违法记录证明,实现“一趟不用跑”;优化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的信用融资服务……在厦门,信用创新应用场景正不断“上新”。

  

  昨日

  厦门市发改委联合有关部门

  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厦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赋能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内容

  厦门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孙建辉介绍厦门市社会信用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内容: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24年1-2月城市信用状况监测中,厦门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和近12个月平均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均排名第一,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

  厦门是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出台了全国副省级城市首部地方社会信用条例,较早构建了全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积极打造信用数据在金融信贷、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场景,已经形成了信用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充分体现了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打造信用厦门金字招牌、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市发改委以综合改革试点为统领,勇于探索试验、探路先行,坚持“法治引领、数据为基、应用导向、创新驱动、注重实效”,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信用服务改革、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的作用,积极搭建信用建设基础性制度,不断挖掘信用数据价值,创新开发信用数据应用场景,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的信用改革创新经验在全国全省得到复制推广。

  以信用服务民营经济

  提升助企纾困水平

  经济发展,基础在实体、支撑在产业。厦门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创新“信用+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

  厦门率先在全国推出“信易贷”模式,创新开展“首贷”“续贷”服务,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覆盖面及便利度。截至2024年3月末,厦门市“信易贷”平台注册本地企业6.2万家,入驻金融机构40家,自2019年“信易贷”平台上线以来,累计撮合融资1112亿元;首贷续贷服务中心成功授信396笔超10亿元,首贷贴息140笔、对应贴息金额102万元。

  在全国率先开展“信易贷”隐私计算联盟试点,进一步支持金融机构使用公共信用数据开展信贷服务。

  在全国首创“港航信易贷”场景,解决港航企业“质押难、风险评估难、审批流程长”等融资问题;创新“科信贷”场景,解决科技型企业“高人力成本、高研发投入、轻资产”等融资问题,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创新“公共采购信易贷”“园区信易贷”“工程信易贷”等特色应用场景,将信用转化为经营主体稳产能、渡难关的“真金白银”。

  以信用服务民生保障

  提升惠民便民水平

  坚持以民生优先,厦门聚力推动信用惠民生。在全国率先建立自然人信用评价机制,推出个人信用白鹭分,出台信用惠民便民举措,个人信用白鹭分已经成为厦门信用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自2018年上线以来,已经注册市民超310万人,覆盖厦门市近60%的常住人口,当前在线应用场景66个。成效比较显著的改革案例有:

 (一)信用就医

  聚焦群众关键小事,2022年,厦门市率先在全国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的信用就医模式,有效解决市民就医预交充值、多次排队结算付费的痛点;2023年,进一步推出信用就医“亲情付”,通过信用就医专属额度家庭共享,老年人和未成年人也能够享受“先诊疗,后付费”的服务。目前,信用就医已经在全市59家公立医疗机构推行使用,覆盖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超过60万市民开通使用。

 (二)信用停车

  通过信用激励,为个人信用白鹭分用户停车提供“先离场、后付费”以及优惠等措施,提升停车效率,改善市民体验,目前已经覆盖全市6个区超2万个路内停车位,为8.5万车主提供超过139万次信用停车的服务。海沧区为530分以上的个人信用白鹭分用户延长免费停车时间超过214万分钟。

 (三)信用借阅

  个人信用白鹭分在600分以上的市民可免押金借阅40册图书,目前信用借阅使用人数达29.8万、信用借阅量超过3694万册。

 (四)信用消费

  积极打造信用商圈,营造诚信守法、满意放心的消费环境。集美区创建诚信经营示范街区,推出扶贫产品“信易购”,在扩大信用消费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此外,厦门市还与杭州等10个城市建立起了个人信用分合作机制,实现各个城市个人信用分互认以及惠民便民举措的共享。

  以信用服务社会治理

  提升城市宜居宜业水平

  信用是社会治理之基。厦门以信用“微改革”,带动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水平的提档升级。

  市中级人民法院创新涉民营企业执行案件“信用考核机制”,帮助失信企业回归良性发展轨道;市自贸委推行信用赋能溯源全链条,已汇聚599种进口商品1700万余条溯源的数据,实现从原产地到消费终端的全生命周期溯源;市工信局将信用监管纳入“免申即享”机制,保障惠企政策有效实施。目前,“信用厦门”累计访问量超过6024万次、信用查询2556万次,成为各单位开展信用监管的重要平台。

  信用建设“一根针”,串起基层治理“千条线”。同安区凤祥社区建立多部门、多商家、多群体联动的信用积分兑换机制,推动形成“信易居”社区治理模式;思明区创新“管理硬法+信用软法”双轴联动,探索城中村现代化治理新路径。

  针对企业在办理无违法记录证明过程中面临的部门多、时间长、程序繁琐等问题,从今年3月起我市在全市37个领域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记录证明。以前,企业开具无违法记录证明要跑多个部门,现在通过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的信用数据集成,实现了用一份专项信用报告替代一摞证明,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只需要在线上提交申请,即可以实现“一趟不用跑”办理完成,有效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增强了经营主体的信用获得感。

  挖掘信用数据价值

  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厦门深入挖掘信用数据价值,积极发展信用服务产业,率先开展公共信用数据与市场数据融合应用,构建信用数据应用生态,创新“信用+数据+应用场景”的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模式,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2023年,厦门市与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国家信息中心分别签订新一轮的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提升信用大数据创新中心和大数据开放(厦门)基地等载体建设水平,探索数据归集、治理、共享以及开发应用的新路径、新机制、新模式,为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探路先行。目前,厦门已归集69个部门公共信用数据17.61亿条,整合高价值市场化的航旅、高铁、司法等数据272亿条,招商落地信用数据服务企业17家,已经为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科研机构以及平台经济主体提供了信用数据服务。联合交通银行总行、中物联等机构建设信用数据创新应用实验室,探索“信用+数据”创新应用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厦门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信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做法,运用信用理念、信用手段解决经济社会运行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助力厦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构建“4+4+6”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为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更多的信用建设“厦门经验”。

  

  发布会上,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林晓辉,中共厦门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连任,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市计生协副会长陈艺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厦门监管局处长刘二斌,就媒体关心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刚才发布人提到厦门的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排名第一,能否向我们介绍下城市信用状况监测的主要内容?厦门这项监测近年情况如何?

  厦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 林晓辉:

  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是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下,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每月对36个省会及副省级城市、地级市的综合信用指数和近12个月平均综合信用指数进行监测并公布排名情况,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综合水平,是各城市信用工作评价的“度量衡”和“公平秤”。内容主要包括七个方面:信用政策制度贯彻落实、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事前事中事后信用监管、信用服务实体经济、信用主体守信与失信情况、诚信宣传与社会舆情、政务诚信建设等内容。

  厦门自2017年成为首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以来,不断加强信用基础制度建设,挖掘信用数据价值,创新信用应用场景,完善信用承诺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扎实开展失信治理等工作,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中长期保持前列,已经形成了“信用厦门”金字招牌和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厦门样板”。

  问刚才发布人提到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记录证明,这项措施对经营主体有何影响,如何操作?下一步还有哪些举措?

  中共厦门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连任:

  以往企业为了开具无违法记录证明,往往要跑若干个部门,花费大量时间,严重影响了办事效率,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记录证明以后,经营主体在申请上市、贷款融资等时,只需使用集合多部门的信用数据形成的专项信用报告,就可以代替原有多部门出具的无违法记录证明。

  以企业上市为例,拟上市经营主体可登录“信用中国(福建厦门)”网站,点击“专项信用报告”,使用法人用户扫描登录或者“法人用户”登录,选择“时间范围”,勾选相应领域,即可生成并下载专项信用报告。如果对报告中的信息存在异议,可在线上提出异议申请,有关部门在受理异议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完成异议处理,或者到湖滨北路108号振业大厦2楼信用服务点进行线下申请。

  下一步,厦门市将进一步拓展专项信用报告实施领域、应用场景、适用主体,为更多的社会主体提供便利化服务;推动专项信用报告查询业务嵌入闽政通厦门频道、e政务自助端、i厦门客户服务端,实现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真正实现企业办事“零跑路”。

  问刚才发布人介绍了我市率先在全国推出信用就医模式,该模式是基于信用数据和金融支持的一项惠民改革举措,请问目前进展如何?改革前后对市民和医疗机构都产生哪些变化及影响,下一步有何打算?

  厦门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市计生协会副会长 陈艺真:

  2022年,厦门市创新推出“先诊疗、后付费”信用就医惠民应用场景,以“个人信用白鹭分+平台+金融机构”的模式,为市民提供信用就医专属额度,解决市民就医预交充值、多次排队结算付费等痛点,优化就医流程,实现市民就医支付“一趟不用跑”。2023年,为解决“一老一小”就医不方便的难题,厦门市积极建立信用价值家庭共享机制,在新生儿数据、医保家庭共济认证等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信用就医“亲情付”功能,让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可共享其父母的“个人信用白鹭分”价值、成年子女可自愿为其父母承担信用就医费用的还款义务,推动实现信用就医守信市民全民受惠。

  截至目前,信用就医已在全市59家公立医疗机构推行使用,覆盖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册使用用户突破60万人;市民平均单次就诊节约就医时长35分钟。

  信用就医改革主要改革了医疗机构为市民提供就医的支付流程。对市民而言,无需提前预缴预交金、无需每个环节支付,依据信用状况由金融机构自动授予就医额度,同时,推出“亲情付”,方便了“一老一小”的就医支付。对医疗机构而言,信用就医由金融机构给予授信额度,可按实际就诊费用扣费记账避免恶意逃费,降低了医疗机构预交金资金管理风险。

  下一步,信用就医还将进一步拓展到住院等场景,进一步提升信用额度,探索开展就医预交金退还线上办等工作,更好地提升信用就医便利化水平。

  问当前,国家在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难题,可否介绍下信用数据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有什么具体改革措施?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厦门监管局处长 刘二斌:

  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厦门依托“信用大数据+金融科技+普惠金融”模式,率先上线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信易贷”平台,创新开展“首贷”和“续贷”服务,提升了诚信民营企业融资的可得性、便利性和普惠性,截至2024年3月末,厦门市“信易贷”平台注册企业6.2万家,入驻金融机构40家,累计撮合融资1112.46亿元。2023年,厦门以隐私计算为路径,致力打造厦门特色“金融数据库”,在全国首创“信易贷”领域隐私计算联盟,实现政府端“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银行端“标签数据和模型不出域、数据高效融合计算”,并开展三年行动计划,支持银行用数需求的定制化适配。该项目入选了2023年福建科创金融优秀案例、2023年度厦门市“十佳”营商环境创新举措。2023年,厦门市获信用建设成果全国观摩会城市组信易贷专项第一名。

  下一步,厦门市将依托市“信易贷”平台,进一步创新构建惠及厦门全市民营中小微经营主体的数字信用账户体系,打造民营中小微经营主体专属服务二维码,优化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的信用融资服务,力争构建“一站立信,多方用信”的企业信用应用生态。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