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
为了确保普法工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零距离”送法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执法人员结合实际案例对环保法律条文进行详细剖析,使抽象的法律概念变得生动易懂,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较大增强了企业管理人员对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理解,也进一步强化了企业对环境保护责任的认识与重视。此次活动既传递了法律权威的温度,也架起了政企联动的桥梁,切实打通环保普法与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二、精准普法,分类施策
在充分分析企业管理人员的法治需求及其对环境违法行为不利后果知晓程度的基础上,将重点排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作为精准普法人群,专职律师顾问全程参与,以企业常见违法违规问题的法律需求为切入点,展现涵盖各类环境要素的企业违法典型案例,帮助企业认清违法后果,普法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形成法治需求与普法供给之间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提升了普法实效。
三、搭建两个交流平台
执法人员在活动现场特别设立了咨询台,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一对一的专业咨询服务,专门解答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环保问题。此次活动不仅成功搭建了一个高效直接的政企交流平台,同时也为企业间搭建了一个共享环保管理经验的桥梁。这样的互动不仅促进了精准普法,也增进了同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
此次普法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普及的过程,更是一次思想转变的契机。它鼓励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共同为构建绿色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鼓励企业自主开展“体检”,探索“预约式”执法服务,推行“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告诫说理—行政处罚—监督整改”渐进式执法模式,推动企业培育绿色发展文化。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