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区法院创新房票执行模式 构建诚信激励修复双机制
来源:思明区发改局 时间:2025-06-19 10:33

  一张小小房票,成为破解五年债务僵局的关键钥匙,更折射出司法智慧守护诚信的坚定力量。

  思明区法院近日创新采用“冻结+调解+市场化处置”模式,成功执结一起长达五年的离婚财产纠纷案件。执行法官精准冻结被执行人阿强名下拆迁安置房票后,并未机械启动司法拍卖程序,而是通过市场调研、居中协调、促成和解的“三步走”策略,引导双方达成513万元执行和解。

  房票解封后迅速进入市场流通,最终以高于预期的价格成交,既保障了申请执行人阿珍的胜诉权益,又最大限度实现了阿强的财产价值。

  (一)信用法规的实践样本

  该案凸显了新型财产权益与信用法规的深度互动。面对房票这一特殊资产,思明法院并未简单套用传统执行模式,而是创新探索出符合市场规律的操作路径。执行过程中,法官精准把握财产冻结与解封的信用平衡点:既通过冻结防止资产转移,保障债权人权益,又通过解冻释放财产流通价值,减少对债务人的负面影响。在调解环节,法院创新引入亲属担保机制与资金监管措施。明确约定房票转让款直接划至法院监管账户,并由阿强亲属承担担保责任,有效防范财产转移风险。

  (二)信用修复的思明方案

  思明区持续完善失信分级管理与信用修复机制。法院依托首创“执拘直通暨涉执矛盾联动化解”机制,累计对近120名严重失信人员实施司法拘留,形成强大法律震慑。同时建立“红白黑”分级分类管理机制,2023年以来发出560份履行证明,对主动履行义务的当事人给予信用激励。在2024年“暖春行动”中,法院对违反执行和解协议的失信行为重拳出击。对多次违约的被执行人杨某依法采取15日司法拘留,并通过执拘直通机制开展联合教育,推进矛盾实质化解。

  (三)防诈防非的双重防线

  思明区将诚信建设与金融风险防范紧密结合。2024年1月开展“暖春2024”涉民生失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累计为80多件涉民生案件兑现权益近400万元。针对非法集资类案件,创新建立“法银众联”案款发放机制。在某平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中,向1800余名受害人集中发放案款近1900万元,最大限度挽回群众损失。各社区持续开展“全民防非 金融当先”主题宣传活动。2024年6月在天虹商场等场所现场揭示非法集资特征,全年举办超百场活动,守护市民“钱袋子”。同时大力推广 “信易贷”产品及信用修复政策,引导居民通过合规金融渠道积累信用资产。

  诚信建设不仅是法律命题,更是社会治理的艺术。思明区法院在房票执行中展现的“以冻结促和解,以解冻促盘活”智慧,与全区560份履行证明构成的正向激励网络,以及全年超百场的“全民防非”宣传活动,共同编织出“激励+修复+防范”的诚信建设新生态。这张多维防护网,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戒、诈骗者受惩,为城区高质量发展筑牢了信用基石。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