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为积极推动信用修复“一件事”落地见效,厦门市坚持从经营主体需求中找准改革发力点,线上线下齐发力,大幅降低企业信用修复制度性成本,释放企业经营活力,全面构建便捷、高效、优质的信用修复服务体系。
线上线下协同联动,实现信用修复便捷办。在闽政通APP、福建省网办事大厅上线信用修复“一件事”功能,打通信用修复新渠道。统筹在“信用中国(福建厦门)”网站建立失信信息信用修复指引,在厦门市及各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综窗”,实现经营主体信用修复“统一入口、一头申请”。
破解信息共享壁垒,实现信用修复高效办。落实行政处罚信息修复、异常经营名录信息修复、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信息修复等“单事项”集合成信用修复“一件事”,建立互认机制,对接厦门全市各执法部门业务系统,打通跨部门壁垒,实现信用修复数据共享、修复结果互认,解决“多头修复”“重复修复”难题。
主动靠前优化服务,实现信用修复优质办。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送达”。精准普法,释法先行,设置福建全省唯一线下服务点。靠前服务,将信用修复从“被动受理”变为“主动介入”,对高频失信企业实行“一对一”修复帮扶,实现信用修复初核一个工作日内完成。通过网络、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和执法检查、现场辅导、约谈培训等线下方式,加强政策解读宣传,提高社会知晓度。
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实现了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改革前,企业办事需递交材料41份、跑动次数14次、办理周期长达28个工作日,改革后提交材料减少至3份、跑动次数1次、办理时间缩减到6个工作日,大大提高经营主体办事效率。截至目前,已有593家企业提交信用修复申请。
下一步,厦门市将建立健全信用修复保障机制,严格规范信用修复内部工作流程,建立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检查督促机制,优化系统功能,拓展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覆盖面和受益群体,不断提升工作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附件下载: